燒傷敗血癥的癥狀是什么?燒傷敗血癥怎么治療?

燒傷敗血癥的癥狀是什么?燒傷敗血癥怎么治療?

燒傷敗血癥

  燒傷敗血癥是積深度燒傷后的常見并發癥,可為單細菌或多數細菌的混合感染,偶亦可由真菌所致。一般早期多為單一細菌,晚期多為混合感染。多發生于燒傷后2周內,最早發生于第2日,創面肉芽形成后發生的機會較少。常見致病菌為金葡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屬和大腸埃希菌。臨床表現以一般敗血癥為主,可呈現高熱(達42℃以上),也可呈低溫(36℃以下),多為弛張熱。在發生敗血癥后,原有燒傷后心動過速更顯著,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休克等。麻痹性鼓腸亦為常見癥狀,可伴神志改變,創面可短時變壞,色澤污暗,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增多,易出血。

目錄

1.燒傷敗血癥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燒傷敗血癥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燒傷敗血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4.燒傷敗血癥應該如何預防
5.燒傷敗血癥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燒傷敗血癥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燒傷敗血癥的常規方法

1.燒傷敗血癥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深二度與三度創面感染后,常為敗血癥的主要來源,尤其是潮濕受壓感染的創面,細菌更容易侵入血流;其次是靜脈切開或靜脈穿刺輸液感染成靜脈炎時,亦可成為敗血癥發生的途徑。

2.燒傷敗血癥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燒傷敗血癥易并發休克及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嚴重危害患者健康的重癥,因此患者如果燒傷一定要及時治療,預防感染,切勿延誤病程。

3.燒傷敗血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燒傷敗血癥主要依靠臨床癥狀作出早期診斷,因此必須密切觀察臨床癥狀的變化,分析其變化的原因,抓住下述早期癥狀變化:

  1、體溫驟升至39.5~400C或反常地下降。

  2、心率加快達140次/分以上,呼吸增加,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者。

  3、出現精神癥狀,如譫語、煩躁、幻覺等。

  4、食欲減退、腹脹或腹瀉。

  5、創面惡化,焦痂變潮濕;或其深Ⅱ度痂皮見針尖大小的溢液點或出血點,數目在不斷增加或漸趨擴大;或肉芽創面灰暗,高低不平,有暗紅色的點狀壞死;或已成活的皮片呈蠶蝕狀被侵襲,不見擴大反而縮小。

4.燒傷敗血癥應該如何預防

  燒傷敗血癥的預防在于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減少燒傷死亡率。燒傷后積極護理,對易患敗血癥的高危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敗血癥征象或疑似病情時要積極檢查,果斷處理;對癤、癰等皮膚感染忌用擠壓治療法,留置體內的各種導管如有感染時,需及時拔除;燒傷病房及血液病患者接受化療或骨髓移植時應采取嚴密隔離;傳染病房住有或曾住過敗血癥患者的病房應加強消毒隔離措施,以防耐藥的金葡菌、綠膿桿菌及真菌等蔓延,醫療用品(特別是醫療器械)的消毒應徹底,有條件最好使用一次性的醫療用品;工作人員中有慢性金葡菌攜帶者應暫時調離病房并予治療,以保護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免受感染,對部分患者可考慮應用免疫增強劑。

5.燒傷敗血癥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燒傷敗血癥應該做哪些檢查?簡述如下:

  一、原始的實驗室培養法

  血常規尤其是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的檢查,可提示細菌感染的程度,但獲得陽性病原菌對診斷和治療均至關重要,為提高病原菌培養的陽性率,臨床上應注意送檢標本要及時(最好在投予抗生素之前);要多次;要多部位留取標本(如血、尿、便、骨髓、痰、分泌物等);標本的送檢量不能太少(如血標本的送檢血量最少要達到培養基的1/10,即5~10ml),結合臨床特點,必要時需多種可疑菌同時培養(普通細菌、厭氧菌、L型細菌、真菌等)同時送檢,分離出病原后還應做藥敏試驗,在實驗室操作的具體方法上,近年來改進很多,除原始的培養法外,還可利用新方法。

  二、新方法

  1、同位素培養儀、氣相譜儀、Malthus培養儀等特制的儀器進行血培養,能早期提示有無細菌生長。

  2、血液微孔濾膜集菌法,能去除血清中抗生素,便于細菌生長。

  3、溶解離心血培養法,有利于酵母菌的檢出。

  4、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基因擴增法(PCR),在檢測致病微生物方面更具快速、敏感、特異之特點,現已有能檢測大腸桿菌、結核桿菌、金葡菌、真菌等試劑盒,可供臨床使用。

  5、鱟血溶解物試驗(LLT),用來檢測血、尿及胸腹水等標本中有無內毒素,以證實是否為革蘭陰性菌感染。

  6、免疫熒光和ELISA抗原檢測。

  7、銦標記的免疫球蛋白檢測。

  8、腸球菌敗血癥肺部感染時X線可見肺部浸潤陰影。

6.燒傷敗血癥病人的飲食宜忌

  燒傷敗血癥患者的飲食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也很重要,簡單敘述如下:

  1、燒傷72小時內病人因大量體液丟失,病人口渴明顯,此時要限制病人的飲水量,以免大量飲水造成胃擴張,影響胃功能。如果病人有饑餓感,且有食欲,給少量米湯、豆汁,可滿足病人對飲食的需要,也可中和胃酸,并通過飲食調節病人的情緒。

  2、在確定病人胃腸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鼓勵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汁等。尊重病人的飲食習慣,在不影響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不強求按比例飲食。少量多餐,一次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影響消化與吸收。

  3、多食含豐富維生素A、C、B族的食物,宜食用利尿清熱、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鮮瓜果汁:西瓜汁、梨汁等;大棗、小米粥、蜂蜜水、菜湯、西紅柿汁、紅豆、牛奶、豆制品、綠豆湯等。

  4、抗氧化劑對敗血癥有很好的緩解和預防功效。

7.西醫治療燒傷敗血癥的常規方法

  燒傷敗血癥一旦發生,正確處理創面和合理使用抗菌藥是治療的關鍵。

  1、正確處理創面:是防治全身感染關鍵之一。燒傷休克較穩定后要及早清創,外用AgSD,盡早暴露創面。抗體休克期間隨時更換潮濕的敷料及床墊。48小時后及早翻身,處理并烤干創面,有利于預防感染。對大面積Ⅲ度焦痂作早期切痂植皮,是預防敗血癥的積極措施。

  2、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須通過機體才能發揮作用。由于耐藥菌桿的增加,臨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療燒傷全身感染逐漸失去應用價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藥,如G陰性桿菌屬感染、綠膿桿菌、產氣桿菌、克雷白桿菌、硝堿鹽陰性桿菌、枸櫞酸桿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鋒必、新型青毒素Ⅱ等。乙型溶血性健球菌感染仍選用青毒素G。羧芐青毒素對綠膿桿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對綠膿桿菌、糞鏈球菌、奇異變形桿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兩種藥物用量宜大。

  在用藥方法上,臨床未明確細菌學診斷和藥敏結果前,可參照創面上分離到的菌種和藥敏結果選擇抗生素。要用很早,用量足,稀釋在100ml葡萄糖液或等滲鹽水內靜滴,每種抗生素單獨給予。2~3種抗生素交替滴入,聯合用藥。使用抗生素針對性強者,常常在24~36小時可以看到初步效果。敗血癥癥狀控制后及時停藥。另外,在切除有細菌集落的焦痂時,敗血癥的發生率較高,手術前、手術操作過程中和手術后均要靜滴抗生素,直到術后3~4天全身情況較穩定。